万历皇帝的勤与懒-pg电子麻将胡了2试玩

万历皇帝的勤与懒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3-22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王厚明


朱翊钧年号万历,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军事较为强盛的时期,史称“万历中兴”。应当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有其勤政的一面。


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实行了经筳制度,即组织经传和时政学习,这也是提高皇帝和大臣们治国理政能力素质的重要方式。朱翊钧即位之初,根据张居正的安排,一旬之中,逢三、六、九日早朝,目的是让朱翊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攻读圣贤经传。朱翊钧也非常勤奋好学,虚心求教,颇有明君之风范。


朝鲜使臣曾对万历皇帝朱翊钧执政前期的好学勤政颇为称道:“《四书》《近思录》《性理大全》皆已毕读,自近日始讲《左传》。百司奏帖,亲自历览,取笔批之。”“因闻皇上讲学之勤,三六九日,则无不视朝,其余日则虽寒暑之极,不辍经筵。四书则方讲孟子,纲目至于唐纪,日出坐殿,则讲官立讲。讲迄,各陈时务……虚心好问,而圣学日进于高明。下怀尽达,而庶政无不修,至午乃罢,仍赐宴于讲臣,宠礼优渥云。呜呼!圣年才至十二,而君德已著如此。若于后日长进不已,则四海万姓之得受其福者。”当时朱翊钧虽年少但头脑清晰,审阅章奏认真,善于发现问题。在位期间还进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中华疆土,也是可圈可点的政绩。


然而,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朱翊钧没有了约束,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并推翻张居正的改革政策予以清算。万历十五年之后,朱翊钧开始怠政,嫌参加经筳时间长且枯燥无趣。当时首辅申时行为迎合他,便想出“进呈经筳讲义”的懒招,即皇帝不参加现场授课,只看看讲义材料就可以了。而对于每日早朝与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朱翊钧也嫌耗时费力睡不好觉,便采取通过谕旨的形式处理政事,而非以“召对”面对面认真商议。到万历十七年,朱翊钧干脆废除了早朝制度,甚至皇帝必须参加的太庙祭祖活动也不亲自参加,“日夜纵饮作乐”。朱翊钧对批阅章奏非常头疼,申时行又想出“章奏留中”的法子,于是大臣们的章奏可留在宫中待阅,章奏常被搁置在宫中无人问津,一些大事要事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朱翊钧最后索性不再接见朝臣,近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录、升迁、丁忧等需要皇帝表态的人事安排都没有办法进行。由于自然减员,御史台和各衙门人数越来越少,有些州府甚至二十多年没有主官。“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以致刚入内阁的大臣都不知皇帝长相如何,即使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也置若罔闻。1620年,朱翊钧长期酒色无度,病重不起不久离世,其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民国历史学家白寿彝评价万历皇帝: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以致史书评价,“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纵观朱翊钧主政的明朝,可谓成也万历,败也万历。成败之间,懒政怠责的历史教训尤当汲取。


心慵意懒必然庸碌低能,为官不为必然降格落后。万历中后期,朱翊钧二十多年不上早朝,不看章奏,不见朝中官员,不祭祀祖宗,不处理政务,只知在宫中吃喝玩乐、沉湎酒色,可谓严重的懒政怠责。久而久之,朱翊钧的思想层次和执政水平逐渐落伍弱化是毋庸置疑的,也令其之后面对立太子之事、党争和百姓抗税起义等政事束手无策而“甩锅”。


懒政总是与贪、腐、庸联系在一起。一旦与懒政怠责为伍,朱翊钧的贪财纵乐本性也暴露无遗。与国家社稷相比,朱翊钧“好货成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钱包和奢华生活:在亲政以后,他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归自己支配,“今日取之光禄,明日取之太仆,浮梁之磁,南海之珠,玩好之奇,器用之巧,日新月异”;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搜刮民财,万历十九年,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就达23万多件;为了掠夺钱财,还曾多次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四处搜括人民,而且征税的名目千奇百怪,无物不税,无地不税,使百姓怨声载道,也让其渐失民心政德。从朱翊钧的堕落轨迹中不难发现,懒政怠责是贪图安逸、淡公求私的代名词,极容易滑向蜕化变质的境地。


朱翊钧因少壮勤政,支持张居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和赋税改革,实行了“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成就了“万历中兴”。也因后期倦于朝政,“晏处深宫”二十多年疏于理政,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导致国内矛盾重重,党争长期持续。同时,辽东后金乘机出兵南犯,加之辽东萨尔浒之战惨败,朱翊钧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辽饷”,激起了全国人民强烈不满,掀起反明农民起义。内忧外困之际,加速了明王朝走向衰亡。历史总是昭示后人:勤预示希望,懒潜伏危机。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亦如此。


编辑: 王厚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