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写过短文介绍清朝滕县名流徐缙文以米易石、救济饥民的事迹。不少读者读后仍然会发出拷问灵魂的连环三问: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那么做?他怎么能那么好?
(徐承毅据清·梁怀节《易石园图》作)
除了在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孝义》中有徐缙文的简要记载外,《徐氏族谱》《易石园志》等资料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徐缙文(1768年—1843年),字星衢,号松皋、石禅,清朝山东滕县南门里人,属相:鼠,星座:双鱼座。26岁时获举孝廉方正,谦让不就。29岁时谒选京秩,授光禄寺署正。32岁时因亲老,告养返乡。35岁时捐棉衣五百袭救济灾民,被嘉庆帝褒赐五品衔。45岁时值大饥荒,采用以米易石的办法救济饥民,开“易石园”徐氏名号。72岁时获推乡饮大宾。
他能文擅画,作品众多,著有《竹西吟草》《桐花馆诗余》《竹西斋诗稿》《竹西斋诗》《飞鸿远音》《桐花吟馆词》《吟余录》等诗词集,仅族谱中载录保存下来的诗词就近500首;画作则“得其尺幅,宝之若吉光片羽”(赵来麒语)。
他是孝子,是小官吏,是善人,是诗人,是词人,是画家,是金石爱好者、收藏者,既浪漫又现实,具有真性情,视觉敏锐,悲天悯人,乐观豁达,爱国孝家,好善乐施,淡泊名利,义薄云天,是有情怀、有节操的文人士子的典型代表。顾皋曾评价道:“为人英俊而和、厚重然诺,好交游,能急人之急,远近俱推重之”,叶湘管曾评价其生平:“仁慈也而重义气,浑厚也而极精明,坦易也而实深沉,旷达也而更谨细,诙谐也而弥端庄,风流也而能典雅”“是真名士风流而有先民矩矱,共推豪侠义气而有老成典型。其旷达似嗣宗,其洒脱似靖节,其诙谐似曼倩,其风雅似东坡,其交接似北海,其谈吐似东山,其宏奖似林宗,其和蔼似柳下,其慷慨悲壮似王朗之拔剑、祖狄之闻鸡”。
下面就让我们从孝、忠、善、义四个方面来看看他的人品。
于家尽孝
徐缙文出生后不到周岁生母就过世了,8岁时继母又过世。童年失恃的经历,让那个时代身为“独生子女”的他深刻理解子欲孝,趁亲在的道理。
成年后,他每逢父亲寿辰,都尽心张罗为其过寿,并恳请名家撰写寿文,以博父亲欢心;因孝行、才德闻于里,获举孝廉方正,推辞不就;后奉父命谒选京秩,获授光禄寺署正。正当上下官员争相结交,本应有所作为时,他又因父亲年迈多病,毅然告养辞官;在照顾生病的父亲期间,更是“不脱冠带,药必亲尝以进”(《易石园志·行述》)。
1804年农历八月,时年36岁的徐缙文似乎预感到会发生什么事儿,为父亲操办了一个隆重的寿辰,诸多名家附名祝寿,知县张秉瑞也亲自撰写寿文。到了九月,徐缙文的父亲徐天锡溘然长逝,张秉瑞又出面撰写了墓志铭。
徐缙文营葬父亲后,又在南门里独自出资营建徐家祠堂,祭祀祖宗。
于国尽忠
1803年发生水灾时,朝廷号召义捐,徐缙文带头响应,并捐助棉衣500件。
滕县面临匪乱人心惶惶时,他沉着冷静,粮食器械准备得一应俱全,竭尽全力帮助官府守城,算得上百姓心中的定盘星。
他在给友人平原杰的信中吐露出为国报效的心迹:“兄以草芥功名、蝇头产业,虽破其家亦不足济国,致其身亦不算忠君,况滕为一隅之地,兄祇粟米之躯,存亡何关紧要?何难飘然远遁自保眷属?然平日读圣贤书、享太平福,小草虽微,亦蒙雨露;朽木无知,久荷生成。当此妖邪偶扇之际,遂兴抱头鼠窜之思,兄深耻之。只好在滕行滕道,效死弗去而已。”于是,“于官府之所一时办不及者,兄竭力以私济之。夜率子侄家人辈,执戈巡视;昼则督工人运石移土,稽查匪类……五十余日衣不解带”。
一句“小草虽微,亦蒙雨露;在滕行滕道,效死弗去”,慷慨激昂地表达了徐缙文报效国家、热爱家乡,赤胆忠诚、敢于担当赴难的决心和勇气。
朝廷禁烟,徐缙文自发编写《劝戒鸦片烟歌》进行宣传配合;为教育后辈,他又编写《教子琐言歌》,洋洋洒洒3200字谆谆教导“吾享太平福,惟赖文治昌。吾得天伦乐,惟赖名教彰。吾得享饱暖,端因治法良。吾得免欺罔,端因律例详”,并叮嘱后辈“切嘱尔子孙,及时快输将”,鼓励后辈早日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徐缙文是那个时代光明磊落的爱国者。
与人为善
徐缙文每逢饥年,就卖出所藏粟米,加量减收,稳定市价,平抑通货膨胀。“族中有不足者,必加意周恤;有不协者,不惜出己赀为之调处;凡平素知交以及故旧之子若孙,或流离失所,或贫苦无依,莫不有以济其困穷、恤其艰阨”(引自《易石园志·行述》)。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1813年以米易石、救济饥民的善行。
《礼记·檀弓下》记载:“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对于如何既维护饥者尊严,又能救济灾民,徐缙文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最后他决定采取以米易石的办法,借修私家园林之名,行救济饥民之实。饥者自食其力获其食,施者自得其乐得其石,表面上是各取其需,双方都能心安理得。
积德行善,潜功晦名。这也成为诸多士大夫对他推崇备至、赞不绝口的原因。在受到朋友夸奖时,徐缙文并没有被捧杀,而是认为友人奖誉非分,恳请友人援文时改为私恩小惠,这样“施者无溢美之词,受者无过情之耻”(摘自《易石园志·寄篑山观察信》)。其正直、善良的人品可见一斑!
于友尽义
徐缙文对朋友热心真诚讲义气,积极为朋友牵线搭桥,向老师毛道南推荐:“友人印山,其人其艺,前曾面禀。兹来游历下,万恳推情指示,俾千里孤客得所依归。不惟印山之幸,(缙)亦感且不朽。敢望格外垂青,是所深幸”;又向历下朋友王允信推荐:“友人印山,今来游历下,伏乞推情指教。祈格外垂青,少加吹嘘”;还向毛道南推荐刘绍筠:“竹坪刘四兄为敝邑名宿,前次曾瞻慈颜,时深钦佩。今来省录科,万恳老师推情栽培。倘得寸进,感且不朽”;向担任泰州知州的冯潮推荐:“萼珊弟尚无就绪。阁下古谊热肠,久钦怀抱,幸假堂前尺寸之地位置故人,均为欣感”。
他擅长作画,面对来求画的朋友或邻里,从不摆架子,无不尽其意而归。这种豁达可亲的性格让他交友广泛,朋友圈既有铁保、王鼎、林则徐等名公显宦,也有顾皋、王赓言、尹济源、王泽、李湘茝、王金策、王家榕、张庭瑜等外省地方官员,既有平原杰、冯云鹏、冯云鹓、郑士芳、梁怀节、印山等名士画师,也有叶湘管、孔氏昭美、昭虔、昭恢、昭薰、宪誉、宪堉、宪庚、宪彝、庆镕、庆銈等姻亲,他既和蔡临、张秉瑞、冯潮、唐晟、徐霖、项立本、邓亮功、王大淮、彭斗山、赵白麟、杜受元、王缙玿等滕县地方官员交好,也和赵来麒、龙岭、颜逢甲、满兆麟、孙铭、邱敏等本县名流往来甚密。
世上有一句深情款款的话大意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一天,我想先于你老去,请原谅我的自私,因为我承受不了没你的痛苦!还有一句爱而至深的话是这样说的,大意是:我想看着你先于我老去,我比你坚强,就让我独自承受没你的悲伤!这种感情用来形容徐缙文和友人之间的友情也不为过。世事无常,面对着孔昭美、孔昭虔、孔昭薰、孔昭芬、李福臻、颜逢甲、刘元凤等好友的一一离世,徐缙文含痛凭吊,把悲伤留给自己;泪洒尺素,诉说着深情厚谊:“谁知才识春风面,月落天涯泣杜鹃”“却恨东风何太急,空教春雨忆江南”“自来英俊不寿世,朱颜未易到白头。问天天似聋,问地地似哑”“试问九原可作否,半空鹤唳月三更”“瞥眼沧桑成一痛,几番搔首夕阳边”“一代风流名士尽,三朝耆旧故人稀”“青青松柏依然好,洒泪重过阙里坊”“天意已如此,人生安可知。荒原残照里,痛绝泪如丝”“旧雨悲今日,西风忆往年。墓门空洒泪,肠断夕阳天”“画槁空悬壁,相看重感伤”“梁园空怅望,难与再追陪”。(摘自《易石园志·徐缙文作品》)
徐缙文不但人品上乘,文品也相当好,他和朋友之间的信件往来,每字每句都情真意切;他的诗“清新俊逸”,他的词“变化莫测”,他的画如“吉光片羽”。他的作品得到友人的欣赏和夸赞。曾任滕县知县的王政评价道:“披阅清新俊逸、温厚和平,一种豪情胜概犹洋溢于笔花墨渖间”,叶湘管评价道:“激昂慷慨之词不失温柔敦厚,艳丽清新之句亦寓笃挚缠绵,奇而法、正而葩、丽以则、闳中而肆外。凡一咏一吟皆征性情之流露焉”。下面让我们从信、诗、词、画等方面看一下他的文品。
情真意切的信
1830年,徐缙文在《飞鸿远音》自序中写道:“适于故纸堆中检得数片书稿,披阅一过,如亲旧雨,因集为一册。借几行残字,志半生交游耳。至文之支离、忽庄忽谐,皆一时真情所发,绝无粉饰。于孤寂时偶一翻阅,不啻对故人促膝谈也。若以尺牍目之,则非矣。”
从这几行字中,我们既读出了徐缙文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也破解了易石园石刻出世并流传的密码:他之所以把友人的墨宝郑重其事地刻石以记,一是睹物思人,每天能在园中看到友人的墨宝,就像友人时刻在眼前一样,思念友人的感情在石刻中得到寄托和释放;二是为了把友人的墨宝留存不朽,也让这份真挚友情百年长青。
徐缙文这样表达对师长、同窗、友人的思念:“自远麈训,瞬易星霜,每忆慈颜,不禁神驰”(寄毛道南),“三载同窗廿年分袂,阔怀离绪,谅有同心。每逢东来,行云便访济南旧雨,缘相隔山远水遥,致每叹鱼沈雁渺”(寄胡小村),“不通音问,瞬又数月。每忆芝宇,形诸梦想”“三载聚晤,一旦离群,每一怀思,如对芝宇”(寄郑柳田),“泗上一别,瞬又经年。每对佳章,如聆清训”(寄王赓言),“别来光阴如此速也,自驿亭分袂后,东西两院若有所失……每当月白风清,把酒狂歌,总觉座少一人,奈何奈何”(寄平原杰),“别后荏苒光阴,叠更岁琯。停云两地,旧雨一心”(寄熊方受),“相聚月余,亦不为暂;才一分袂,又如久阔”(寄张性梓)。
劝说友人奋发向上:“以吾弟之才,幸勿自弃,正好藉此宽闲养精蓄锐,来岁科场奋志青云,竭尽才能,以报升平,是所深幸而厚望者也”(寄平原杰),“秋闱迫近,宜少静坐,以理旧业,伫看青云连登,实所厚望”(寄孔春原)。
听到友人擢升的消息,徐缙文欢欣雀跃:“喜悉吾兄荣擢本部主政,足征平日清正廉明,上达帝听,因之知人善用,破格嘉予。此不惟本部之幸,亦吾同乡人中一大快事也”(寄孔云浦),“欣悉春江老父台荣莅泰州,新猷焕发,东山再起,造福南邦”(寄冯潮),“近喜节越晋省,泽溢汾河。伫看功勒旗常,手调金鼎屡在,吾侪莫不仰下风而舒眉宇”(寄尹济源)。
送别友人离任时依依不舍:“沙河送别,酒不成欢。南望行旌,濳然泣下”(寄冯潮)。盼望友人相聚的殷切之情:“弟忆必在蔡明府吊期至滕。预扫高榻以待,祈早束装惠临。作竟夜之谈以排积闷,是所深幸”(寄李之山),“何时过镇,如能少为停泊,示下一信,当飞驰左右,再绪良晤”(寄王赓言),“倘能因公过滕,兄当扫榻重叙旧游,再剪西窗之烛,更开北海之樽,何幸如之”(寄平原杰),“特遣价邀太翁来城,未知文驾亦肯惠临一叙否?高年人亦宜不时动移以状豪气,亦养生之一道也。如承辱临,弟当扫榻以待”(寄颜逢甲)。
清新俊逸的诗
徐缙文所处的时代,有不少诗歌理论大家,包括首创“格调说”被乾隆帝称为“江南老名士”的沈德潜,推崇“肌理说”的翁方纲和阐发“性灵说”的袁枚等。徐缙文并不盲从成理,更倾向于诗出自然,言之有物,愈真愈妙。他的《竹西斋诗》集中收录近200首诗歌,题材广泛:拟古、山水田园、吟景咏物、送别、行旅、闺怨、悼亡、题画等等,表达自由,有抒情诗、有叙事诗;体裁多样:有歌、行、吟、曲,也有绝句、律诗。
他作《春草》:“栏外轻寒放柳荑,帘前新绿又萋萋。敢云薄植春难管,欲寄相思路已迷。荒陇牧还晴蝶乱,离亭人去玉骢嘶。关山何处深惆怅,日落江天杜宇啼”;他写《春雪》:“芳草天涯几处生,又歌黄竹谱新声。身如蝴蝶非关梦,香欠荼蘼却有情。拟向林梢开锦绣,先铺粉本画江城。东皇欲试春光好,天女花多莫与争”;他描《秋蛩》“唧唧复啾啾,篱根话不休。三更清夜月,一枕故园秋。响共村砧急,声添暮雨愁。孤灯深院里,为尔下帘钩”;他吟《秋蝉》:“几日才鸣夏,西风又早秋。孤枫山寺外,衰柳板桥头。高树吟偏急,残阳噪不休。旗亭人万里,孤客莫登楼”;他题自画山水画:“老树槎枒卧暮烟,满林落叶响山泉。云深樵路归来晚,带雨和风担一肩”“远山重叠接平沙,古树残阳噪暮鸦。茅屋半间秋水外,有人闲坐读南华”;他题天女散花图:“一从花事属天公,花不逢春不许红。独有玉人春满把,撒来全不藉东风”;他路过范冉故居作《范史云甑生尘》:“谁怜范叔寒至此,梁沛卖卜聊尔尔。门巷萧条甑生尘,秋风四壁灯花紫。忆昔莱芜为长吏,门虽如市心如水。奋袂一挥走山林,真视朱紫如敝屣。湛然心迹喜双清,肯教冰壶染尘滓。蓬庐一弓甘清贫,常将白眼傲彼彼。千古高风谁与俦,五月披裘齐芳轨。偶从梁沛一经过,望风下车拜其里”;他看到亭中不与家凫为伍的孤雁感而有作:“悔自忘机学海鸥,藩篱局促几经秋。主人纵使勤恩养,难解离群一段愁”“江湖咫尺便天涯,寂寞空庭伴睡鸭。知尔雕栏栖未惯,时因明月梦芦花”。
徐缙文的诗,像《上元雪月夜》《刚山怪石歌》《神桑歌》《海市》《梦登岱岳成此歌》《祝莲花生日》等极具浪漫主义气息,《采莲曲》《消夏词》《春日西园》《西园春兴》《题画》等极富山水田园气息,《老妇行》《逃荒行》等又是生动的现实主义写实诗,其中《逃荒行》写道:“冬日昼苦短,入夜恨更长。寒风声怒号,栗冽起朔方。冰雪满天地,老树冻欲僵。纷纷贫家子,荷担离井乡。言遭淮阳劫,秋水没稻粱。夜息荒林下,满身铺雪霜。踉跄登古道,前路望茫茫。大儿才十岁,掩面泣牵娘。小儿在襁褓,呱呱弃道旁。岂无天性爱,暂免眼前殇。仰天呼无极,剜腹九回肠。多少狐裘客,围炉醉霞觞”。
全诗写实性地描写出下层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不堪一击、无可奈何和悲痛欲绝的场景,最后一句又笔锋一转,隐晦地揭露了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矛盾。
变化莫测的词
徐缙文仅在《桐花馆吟词》中流传下来的词作就近300首,叶湘管在词序中评价道:“其胸襟则海阔天空也,其机趣则鸢飞鱼跃也,其才思则风发泉涌,其笔力则山立云奔也。其作为词也,有时横放雄豪,宛入苏辛之室,又或清真雅丽,更登周柳之堂”。
我们以一首徐缙文的词铺开,简单谈一下徐缙文的词。他填的《江城子》:“踏莎行到小阑干,探春还,柳含烟。手折红梅,犹带露华妍。送入我门来尚未,好事近,人月圆。东风第一杏花天,垂杨边,珍珠帘。诉遍衷情,多丽解连环。且把春光好爱惜,寻芳草,醉花间”。
江城子,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后多单调;北宋时,苏轼开始变单调为双调,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徐缙文的这首词,似乎描写了一群春风得意的年轻士子或者一个适龄待嫁女子和同伴嬉戏踏春的场景,活泼、生动、传神。
而如果我告诉大家,这是徐缙文从近2000多个词牌中,选取了踏莎行、小阑干、探春、柳含烟、折红梅、露华、送入我门来、好事近、人月圆、东风第一枝、杏花天、垂杨、珍珠帘、诉衷情、多丽、解连环、春光好、寻芳草、醉花间等19个词牌名合辙押韵地按《江城子》的词律构筑出如此曼妙多姿、引人遐想的意象,你又作何感想?
一是说明他熟谙词牌词律,二是说明他文采较高,三是看出他随性自然的文风。他是欢喜时作词,惆怅时作词,春游时作词,秋收时作词,欢聚时作词,送别时作词,做梦了作词,喝醉了作词……春夏秋冬,寒暑交替,一情一景,一草一木都在他的视野里、情绪里,融入到他的作品里。在桐花吟馆记载的255首词中,他共用了92个词牌,其中仅填了一首词的词牌62个,30个词牌填了两首以上,其中沁园春、金缕曲、满江红、望江南均填了10首以上。
看他填的《占春芳(醉)》:“吾醉也,君休笑,对景任婆娑。自古英雄才子,半教白日消磨。拍掌且高歌。遇莺花、即念弥陀。任他华发添双鬓,岂奈情何”,顿时一股借酒吐愁,感叹生不逢时、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的情绪油然而生。
看他填的《钗头凤·窗虚静》:“窗虚静,梅花影,东风㞳峭香闺冷。黄昏近,人无信,凤钗重卜,连环细印。问、问、问。空房悄,腰支小,山屏半倚沉香袅。宵将半,银缸暗,蒙胧睡眼,梦中相见。看、看、看”,用三叠字“问、问、问,看、看、看”把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他填的《甘草子(夜雨)》:“何苦。节近清明,料峭风如许。柳色忆津亭,应拖黄金缕。深夜挑灯人无语。怎耐这、春宵情绪。盼得春来愁春去,几阵催花语。”信手拈来,把夜雨通感为“催花语”。
他对春天的事物情有独钟,从盼春开始,到迎春、春寒、春夜、春风、春雨、春水、春烟、春树、春草、春花、春山、春灯、春衫,乃至春暮、春残、春归、春梦、春怨等,无不注入深厚的感情,描写春景、春色的词句就达到50余首(处)。
吉光片羽的画
徐缙文精于摹临古人山水,擅长扇面。赵来麒评价他的画是:“得其尺幅,宝之如吉光片羽”,王立堂请他摩《白香山樊素小蛮和歌图》,孔昭美把他摩的古松图和原作一起挂在前厅,尹竹农、李湘茝也请他画画册。
《西园看花小册》《天女散花图》《秋林茅屋图》《落花蝴蝶图》《归耕图》《瑞波采药图》《白香山樊素小蛮和歌图》《帐中美人画》《美人自镜图》《仿易石园图》《陆春舫载花图》等等都是他的画作。据高熙喆编纂的《滕县乡土志》记载,其诗入续山左诗抄,画入续画征录。
另外,徐缙文在金石收藏方面也有建树:他作山阴石像记,拓吕祖庙文碑;收藏西周散氏盘拓本,拓本左下角有“松皋徐缙文藏”,下钤“丙辰征囗”朱文印。而《续修四库全书》第909册403页的阮元《山左金石志》卷一《宝旅鼎》中记载:“宝旅鼎,在滕县诸生徐缙文家,拓本见寄”。在《神桑歌》中,他寄语修志人:“仙人古柏登志书,此老龙钟伤迟暮。寄话他年珥笔人,莫教神物老烟雾”。
易石园文化
以米易石而构建的易石园,不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园林,更物化成为一种象征,既是徐氏家族的族号,也是滕县的荣光,无形中承载起一大批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徐缙文没有亲兄弟,却常被好友称为松皋四兄,那是因为他在叔伯兄弟4人中行四。徐缙文的叔伯三哥徐宪文是清朝乾隆庚戌科进士,官至台湾海防南路里番同知,其仅收在《澹香斋诗》里的诗作就近200首。徐宪文的诗作,也为易石园文化的传承添了一把柴:“所好从吾愿易酧,浮云富贵更何求。先生我爱陶元亮,舍弟人称马少游。入梦池塘春草夜,连床风雨豆花秋。随时消遣凭诗酒,正是朱颜已白头”,“月到中秋分外明,西园雅集竞飞觥。中庭露白花全湿,金谷诗成酒漫倾。池沼倒涵云汉影,蛩螀杂和管弦声。夜当三五人三四,心与天光共一清”。
上至总督、巡抚,下至未仕文人,各级官员、名家过驻滕县都要到易石园,登山吟啸,写诗作画,仅江苏沛县廪贡生、例授修职郎、候选训导叶湘管吟咏和易石园有关的诗词曲赋就近200首。
徐缙文“性特嗜客,凡羁人、冷宦、幕僚暨文人之不能具櫡者,皆往取食焉。征君宾而礼之,一日无客则惄然不乐”(高熙喆评语),历下画家郑士芳在徐缙文家住了三年之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某种意义上说,徐缙文“风声遍齐鲁”,为滕县文旅事业作出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突出贡献:坊间学子“何处开莲社,相约易石园”;易石园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算得上当时迎来送往、文化交流的“滕接一号”。
高熙喆《重修易石园记》中写道:“一介之使,其莅兹土者,谋所以息之,必于是园焉”。滕县邑绅黄来麟评价徐缙文道:“光禄松皋先生,读万卷书,身兼六艺不以一德名,丰于财而勇于义……既返初服,座客常满。为善之暇,陶情翰墨以销其迈往磊落之气”。
诸多过驻滕县的官员、文人往来易石园,无形中推动了易石园文化的形成:曾任山东巡抚的铁保赠言:“松皋好义乐输出于天性,捐办绵衣其末也。以石易粟,韵事亦义事……余愿徐氏后昆顾名思义,继美先型,更推而广之、扩而充之”,官至侍读学士的顾皋赠言:“贫家妇子笑语温,灾余何幸庆生存。载船闻说郁林守,何似徐公易石园”,官至福建汀州知府的李佐贤赠言:“泉石膏肓宜我辈,烟霞供养羡先生”,滋阳知县冯云鹓赠言:“几番流恋好林亭,聚米为山同一致”,官至江南河库道的李湘茞赠言:“丘壑分明,襟怀磊落,光禄池塘如绣”,官至东河河道总督的李均作词:“何似先生,一丘一壑,达士襟怀长者心”,光禄大夫孔庆镕赠言:“名园指日说山成,韵事偏从义事生。古风侠义交游广,图书满壁堆瑶琼”,训导沈宗约赠言:“一时义举传东鲁,易石名园足千古。山林归卧仰高风,阖邑穷黎都起舞”,曲阜诗画家孔庆庚赠言:“花木清且幽,春风遍吹扇。区区数亩园,滕阳高士传”,金石大家冯云鹏赠诗:“叔绣遗风称善国,谁树仁声足矜式。徐公乃有易石园,善事阴行无德色”,官至东阁大学士的王鼎题诗:“最难经济见风流,聚米为山共唱筹”,官至江苏布政使的王赓言赠诗:“古人聚米可为山,今日为山在发粟。此老胸中有全天,一语能消万家哭”,官至曹州知府的王廷濬赠诗:“文史胸中足,浮华眼底空。满墙名士笔,相对古欢同”,官至湖广总督的林则徐赠诗:“不费沧浪十万钱,一丘一壑自天然”,曾任滕县知县的宫本昂赠诗:“三径松篁无俗客,百年山水有清音”……
这些作品大都散见于各人的文集里,而徐缙文将部分好友诸如铁保、王鼎、林则徐、顾皋、王赓言、尹济源、王泽、李湘茝、王金策、王家榕、平原杰、冯云鹏、冯云鹓、梁怀节、叶湘管、孔氏昭美、昭虔、昭恢、昭薰、宪誉、宪堉、宪庚、宪彝、庆镕、庆銈、项立本、王大淮、王缙玿等人的作品镌刻成石,砌入西廊壁,这就是滕县有名的易石园石刻(石刻拓本之一藏在滕州市博物馆)。易石园也成为当地人瞻仰名公巨匠墨宝的平台,而这些身居高位,经常四处为官的名公巨匠,也将滕县易石园故事和徐缙文的事迹带到了各地,促进了滕县易石园文化的交流和传扬。易石园文化给滕县地方仁善文化注入了“淡泊名利、济世救民”的精神气质,对以后滕县人精神文化气质的塑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徐缙文5子10孙19曾孙,后继有人。二子甲杬乐善好施,经常照顾救济有困难的邻里;四子甲相带头捐资修筑县城城墙,并在清咸丰十一年出资募勇训练,协助官府守城;五子甲梧性情豪爽,富有同情心,拯难救急从不吝滞。孙辈子熉救灾恤邻,不望回报;子烺生性信实,待人忠厚;子璨乐善好施,竭力周济贫苦人;子炤为人公正,调解纠纷经常一语即解;子煌守城有方,救灾有术,息争有道,尽孝至终。易石园徐氏后辈道济、道隆、祥菊、祥芷、祥东等一众易石园徐氏人物在不同的岗位上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当时间来到1931年10月,共产党员王临之在徐氏族人的掩护下在徐家花园(时人对易石园的称呼)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滕县特支,又让易石园浇筑上红色基因,成为滕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地,也承担起共产党人“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赤胆忠心”的革命斗争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秉持初心,开拓创新,走在前列,不断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徐家花园已作古,易石精神长流传!易石园文化、徐家花园红色精神会永远镌刻在滕州历史上,风云际会,相信有那么一天,像易石园这样历史厚重、标志性强的地标建筑会以合适的面目出现在滕州人民面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