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祥震:古徐州考异与变迁-pg电子麻将胡了2试玩

崔祥震:古徐州考异与变迁
来源:  日期:2022-09-06  浏览量:  栏目:文化

春秋与战国之交时际,勾践灭吴会盟于徐州,史料凿凿,然可亦有文物佐证之!


古徐州考异与变迁

   崔祥震


古徐州考异

徐州,今指江苏省徐州市,或者特指徐州市政府的驻地彭城,然而在历史上“徐州”之名具有不同的概念,或地理区域名,或城邑名,或行政单位名等。

四千年前一场浩大的洪水让华夏民族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大禹受命于危难之际,被舜帝举任继其父亲鯀的治水之职,疏通全部的河川大泽,导洪水于东海,历经十三年辛苦终于获得成功,并把华夏之域划分九州。

《尚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大禹治水后,首次以大山大川为分界线,将华夏之地划分为九大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九州,但是其中的古徐州便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

三代“九州”略有不同,《尚书》所记为夏朝九州;《尔雅》所记则为商朝九州;《吕氏春秋》所记则为周朝九州。

“徐州”是“九州”之一。

夏商周之际,岱南淮海地区即为徐州,《禹贡》云:海岱及淮惟徐州。《吕氏》云:泗上为徐州,鲁也。《尔雅》云:济东曰徐州。

《禹贡》云:“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意思是东到大海(黄海)、北达泰山(岱)、南及淮河之间的地域才是夏代的徐州之境。

对于徐州得名,《释名》曰:“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

《汉书 地理志》云:“殷因于夏,亡所变改。周既克殷,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改禹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故《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

商代之际的徐州与其他各州地域沿袭夏代并未多大的改变。

但是到了周代,应该是西周初期,徐州被合并入青州内。

春秋与战国前期,如《吕氏春秋》所言:“泗上为徐州,鲁也。”泗河上中游十二诸侯国,就是徐州之域,为鲁国附庸国圈,或者势力范围。

徐州作为城邑名称首次出现是在战国中期,是指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与官桥二镇之间的古薛国,归于齐国后为薛邑,是著名的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父子的封地。《竹书纪年》载:“梁惠王三十一年(前 339 年),邳迁于薛,曰徐州。”《后汉书·地理志》亦载:“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

实际上在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之际,任薛已经失势,虽然薛国作为鲁国的附庸,但是鲁国此时尚且自身难顾,遑论附庸,此时被列国公认的重要战略要冲之地的薛国,就已经开始成了各霸主会盟与号令小国的理想场所,也是战国列强觊觎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齐国贵族避难的理想之地。而且,也并不是所谓的梁惠王三十一年邳迁薛时才称徐州的,早在公元前481年时,薛称即称为舒州或俆州,《春秋》哀公十有四年:“齐陈恒执其君,置于舒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亦载:“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俆。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

“舒”就是“徐”的通假字,而“俆”是则为“徐”的异体字。恰如以下“诸稽於賜戈”所铭“䣄州”之“䣄”等也皆指“徐”。《滕县志》亦引用《释名》以“舒”释“徐”的诠解。“徐”最后合并了“俆”、“䣄”、“舒”等作为薛邑的代名之字。

据《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允常卒,勾践立,是为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兴兵伐吴,兵败夫椒。以余兵五千人保棲于会稽,臣事于吴。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二十年卧薪尝胆般毅力去拼搏,终于在前473年灭掉吴国。是《史记》又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是时,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然春秋与战国之交时际,勾践灭吴会盟于徐州,史料凿凿,可有无文物佐证之!

《竹书纪年》载晋出公十年十一月,勾践卒,在位凡32年(前496—前465)。同年,勾践之子“者旨於賜”继位。者旨於賜,就是《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所记的越王句践之子“鼫与”,《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作“適郢”,古本《竹书记年》作“鹿郢”,《越绝书·越绝外》作“与夷”,这些同名异写,皆是中原对越人名字读音的汉字代写,或者长音促读而成的代音字。

勾践家族是大禹苗裔,从禹之姒姓,勾践之子者旨於賜,者旨是氏,於賜是名。者旨就是诸稽,同诸暨,盖先封于越国境内的诸暨而所得氏,《康熙字典》云诸暨,江南古代复姓。

 者旨於賜,即诸稽於賜,又作诸稽郢,在没有继位前,是《国语·吴语》所言的“春秋时越大夫”。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槜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勾践率师迎战败于夫椒,困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勾践遂派诸稽郢去吴营谈判求和,行成于吴而返。诸稽郢由于善言辞,有较强的外交能力,因而更深得王父勾践的赏识,铁心继位于他。

    曹锦炎所著《鸟虫书通考》记载:1959年,于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堌堆战国墓出土三件越国兵器青铜戈,皆是铭错金鸟虫书。其中有两件铭文相同,且皆铭在胡上,错金12字,分刻两面,各有2行6字为“戉王者旨於賜 圭〔“圭戈”合字〕亥䣄州至王”,而另一件仅铭“戉王者旨於賜”六字。戈铭两图见文首。

对于前两件戈铭有一疑字,即“圭戈”复合而成的字,文史与古汉字专家认为与亥连在一起,是表示日期的天干地支,那个合字应解读为天干“癸”。

今笔者认为“圭戈”合字是“癸”的异体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圭”表其声,“戈”则表其形,二者合为其义:持戈奉圭以祭天。而“癸”的甲骨文字形为两个似“工”之物中心部位相交叉的图形,即“戣( kuí)”之古文,古代兵器。戣(癸)是戟属类的古代兵器,后来借用作天干的第十位,用作顺序的第十。癸下有天部,或亦与祭天有关,又因此选为作天干顺序。无疑“圭戈”合字与“癸”是同源的,为通假中的异体字关系。

整句释为“越王诸稽於賜 癸亥䣄州致王。”

也就是说越王诸稽於賜 于癸亥日在䣄州向周王致贡。(应该是大捷而称霸,才有资格如此炫耀于列国与周王。)

䣄州,也是以上所介绍的战国之际的薛国,即徐州。作为同一个地名,䣄与俆、徐、舒等也通假,相互借用。

戈铭的这事就很蹊跷了,与戈主的父亲勾践灭吴后北上会盟之“徐州致王”,如出一辙。

难道说诸稽於賜也学他父亲那一套,再一次“徐州致王”了吗?!显然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同一个版本的历史事件不可能重演。

今笔者推测,越王勾践徐州会盟致王是真,而他的儿子越王诸稽於賜尽管把国力更进一步增强,疆土进一步拓展,也不可能踩着她父亲的脚印,再重复老一套。而是在诸稽於賜继位后,为纪念越王勾践辉煌的历史功绩,而把事件刻在他自作的戈上,所以才有出现了在今天人们看来蹊跷的怪事。

此后,《战国策》与《史记》等史料所记载的:前334年的齐魏徐州相王,时徐州归齐;前333年楚威王大破齐将申缚于徐州。徐州又归楚;前284年楚又乘秦燕赵魏韩五国攻齐之际,楚诛闵王、收淮北及彭城,鲁伐徐州,即《吕氏春秋·孝行览》所载:“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徐州又归鲁;《鲁周公世家》,鲁顷公十九年(据《六国年表》为楚考烈王三年,则当公元前260年),“楚伐我,取徐州”,徐州又复归楚。等等,关于徐州如此众多的记载,这些被列国占据与争夺的城邑实指一地,即古薛国。

䣄城、䣄戎与涂山氏

‌䣄除指古徐州外,据说还指济宁市邹城东有䣄城,或实为䣄戎。

‌《周礼》雍氏注:“伯禽以王师征徐戎。”许氏《说文解字》则云:“䣄 邾下邑,鲁东有䣄城。”

‌《说文注》诠释云:“䣄 邾下邑地。邾当作邹。鲁东有䣄城,城当作戎。许书之例未周礼雍氏注。伯禽以王师征徐戎者,‘戎’即《周礼》注所云‘伯禽以王师征戎’,今《尚书》作 ‘徐夷徐戎’,许郑所据作。邹在鲁东,则在鲁东可知矣。《书》序曰:徐夷并兴。东郊不开。《昭元年》传‘周有徐奄’。徐,盖戎也。邹习于夷。故《左传》曰‘邾又夷也’。读若塗,塗当作涂,同都切。”

‌《史记》载:“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并兴反。于是伯禽率是伐之于 ,作《 誓》。”《 誓》即《尚书·费誓》,《尚书 序》云:“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起初,周公灭奄,太公灭蒲姑,势力仅至山东境内。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后伯禽被围,成王派兵解除夷之围,徐夷仍自称偃王,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承认偃王在东方的霸主地位。以后穆王教楚伐徐,徐败。楚至熊通时正式称王,不承认周天子的地位。楚又成为南方的新兴强国。昭王伐南蛮,全军覆没,君臣淹死在汉水里。

‌䣄城,实为䣄戎之误,即东夷徐戎,曾参与反叛伯禽封奄(今曲阜),而遭王师镇压。此徐戎按《说文注》特定为在“鲁东”,笔者认为不较妥,当在泰山以南,古淮河以北之间,尤其是今薛国故城周围及今徐州附近,薛周围古称徐州,今徐州东南附近古为徐国,皆被商周称为东夷之徐夷,即徐戎。参与反叛伯禽的原由,不仅仅是因为周王室分封宗亲与功臣用来监视这些商代东夷后裔,更是因为这些受封者侵占了东夷诸多方国的利益,尤其是疆土,所以古徐州之地的人反应最强烈,响应最热烈,因而也被周王室贬为“徐戎”,“戎”即“狨”,指猿猴,有野人的意思。而非“兵戎”之“戎”。

涂山氏是夏禹妻子的部落名,《尚书·皋陶谟》载:“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 《楚辞·天问》又云:“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

 涂山,可能就是“䣄山”,或许本指“徐山”,可能在薛东附近尼蒙山脉的山系里。涂山氏是东夷部落,据传《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云,禹妻是涂山氏九尾白狐精,禹在治水途中认识这位东夷女子。实际上所谓的“九尾狐”,大概涂山氏部落以九尾白狐为族徽,或者膜拜九尾白狐之故。

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涂山有涂山氏祖庙,传涂山氏古于此地,真假难辨。

古徐州变迁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则监察琅琊郡、东海郡、临淮郡和楚国、泗水国、广陵国,共三郡三国。时徐州刺史部初治于薛县(即原薛国、薛邑)。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迁徐州刺史部治所于下邳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驻地彭城之东)。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八月,刘秀攻克彭城、下邳,吴汉拔郯城,遂置徐州刺史部于郯城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东汉徐州辖域与西汉略相当。

东汉末年,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陶谦任徐州牧,曹操之父曹嵩于徐州琅邪郡避难,回兖州之途中为阴平(阴平县,地在今枣庄市驿城区阴平镇)守将所害。(传说今滕州市羊庄镇北有“曹王墓”是其墓,难辨真假。)曹操怒剿徐州,屠城三十,杀男女数万人至泗水为之不流。

194年10月,陶谦病危,将徐州刺史部的治所由郯县又迁至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东北),刘备继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乘刘备击袁术之暇袭取徐州,自领徐州牧。

越年(198年),曹操伐下邳,败吕布,掌控徐州。

三国时魏明帝曹睿(曹丕之子,227年—239年)时,徐州刺史部自下邳迁至彭城(今徐州)。

但只是指以彭城为中心的行政区域。

由此可知三国时魏明帝曹睿(曹丕之子,227年——239年在位)时期或稍后,徐州刺史部自下邳迁至彭城(今州)。

西晋惠帝元康末年,又将徐州刺史改治下邳。

南北朝之际,安帝义熙七年(411年),以淮北为北徐州,治彭城;淮南为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淮北之地为北魏占后,北徐州刺史治所迁于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

南朝梁时,曾侨置东徐州、西徐州、南徐州、北徐州。

北魏占领淮北后置徐州,兼立东南道行台。

北周置徐州总管府。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徐州刺史部更名彭城郡,仍治彭城。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彭城郡为徐州总管府。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年)升徐州府为徐州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为武安州,移治于今徐州泉山区奎山南。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武安州降附于朱元璋,仍改为徐州并移治旧所(彭城县)。

由此可见,徐州之名本为夏代甚至商代之际的地理区域名称,在战国时期为薛国与薛邑的代名,在两汉至南北朝之间为刺史部名,治所从下邳、郯城、钟离与彭城等地迁徙或往返,摇摆不定,而且在南北朝时还侨置南徐州。

从隋代至明清又续改而置彭城郡、徐州总管府、徐州路、武安州、徐州府等。

徐州固定在彭城是从隋代开始的,而从明代的徐州府演变至今的徐州市,徐州的名称和治所再也没有发生改变,彭城之名也渐渐为徐州所取代,沿袭到今天。

然而,薛国故地曾为徐州的历史,却渐渐的被后人遗忘了。


手机编写于回乡途中大巴上

编辑: 卢庆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