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古塔话沧桑-pg电子麻将胡了2试玩

龙泉古塔话沧桑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4-03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燕开良


巍巍龙泉塔,是滕州城市的灵魂,承载着古滕的文化,镌刻着古滕的历史,在千年风雨的洗礼下,为这座小城默默地固守着一方文明,彰显出了古滕人文历史的厚重。它带着千年的秘密,穿越历史的烟云,挺拔屹立于齐鲁大地,虔诚守望至今,经受了岁月的雕饰与打磨,风采依旧,雄姿犹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孕育着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首婉约优美的诗词,是一座亘古不变的丰碑。2006年12月,龙泉塔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塔,坐落在滕州城中心偏东、风景秀丽的荆河西岸,今龙泉广场西首,西邻塔寺路,是古代劳动人民旷世绝伦的建筑艺术佳作,是滕州人民的骄傲,更是古滕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见证和传承。它以古滕地标性文化建筑之姿立在时空隧道、竖在岁月的长廊,熠熠生辉,忠贞不渝,保佑国泰民安!在滕州人民心中,它就是绚烂的明珠、亮丽的宝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荆水波光粼粼与塔影远山交相辉映,极为壮观,古人将此景象称为“塔影高标”,为古滕八景之一;高塔握云携雨,俯视大千世界,微风吹拂,角铃叮咚,透穿空间的音律,走在梵唱的清音之上。在作为山东历史文化名城的滕州,龙泉塔不仅是景观地标,也成为了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很多市民调侃:“到滕州不看龙泉塔,就像去北京不爬长城或不览故宫一样遗憾!”


远看龙泉塔,像巨人矗立在荆河之滨,苍茫伟岸,气势磅礴,给人以力的启示,美的感受,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昂首挺胸蹲坐人间,洞悉世间的万物,倾听天外的故事。近看古塔,似擎天大柱顶天立地,雄风俨然。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事情都因岁月流逝而淡忘了,唯独龙泉塔的历史及其美丽的传说,却总也挥之不去。


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龙泉塔,最早见于方志记载的是明万历元年版《兖州府志·滕县》:“龙泉寺在县东门外沙湾,元时建,内塔高十层。”明万历十三年版《滕县志》又作了详细记载:“龙泉寺,在(滕)城东一里许,创始无考,(明朝)宣德间僧正玉重修。塔亦渐圮,而千户蔡祐,首事僧无文等募助重修。寺规制旧极宏丽;塔十层,高十二丈……俗传云有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看来,滕古塔“龙泉”之名的由来,与水有关。


据有关资料记载: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依然巍然屹立。至于,建筑龙泉塔的具体时间?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年间,《滕县志》中有县令王政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快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袅袅,顿教俗耳洗琶筝。”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也有人观察其建筑风格,认为当属北宋时建,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


龙泉塔为砖石结构建筑,塔座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以巨形块石垒砌,高6.5米,上部分用巨砖叠砌,塔身呈八角八面,两角线之间距离4.5米,座之周长计36米;砖刻斗托檐,共九级,通高43.35米,塔底直径为9.2米,圆周约为28.88米。塔底部有佛窟一间,塔内上部存佛室4间(如今佛像均已无存)。一览全塔,造型雄浑,结构严谨,古朴庄重,为我国北方“密檐式”佛塔建筑之佳作。古人,或登塔瞭望,或驻足观赏,留下了许多美文佳作。清大学士刘墉来滕拜见恩师赵诚品,随恩师登上龙泉塔,瞭望古滕美景,刘墉惊叹不已,挥笔写下“南望微湖怀夜月,北瞻龙岭仰晴云”的千古佳句。1936年6月,著名的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山东省,考察了历城、滕县等11个县的古代建筑,他们曾登上龙泉塔实地考察,在图纸上,一笔一笔勾勒着塔的轮廓,记下来每一个数据,保存了一套完整的资料,专门写出了考察报告,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古代塔式建筑资料。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屡遭战火摧残,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既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关。塔底层嵌有古碑,碑上记载,明代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曾进行过重修,时至今日,已逾500载。抗战时期,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区狂轰滥炸,把龙泉塔误认为是中国军民修筑的“碉堡”,对古塔及其所在的县城东郊进行了猛烈轰炸,使龙泉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为保护古塔,1983年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并在塔顶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门、盲窗、佛龛,修复了损坏的内壁,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存并延续了龙泉塔的历史信息和价值。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于当年12月25日竣工。修复后的龙泉塔面貌一新,英姿焕发,外形上比原来精致而庄重肃穆,再现了“塔影高标”的美景,更能彰显出千年古塔的伟岸与挺拔,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重新以当年的神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宝塔历经磨难,屡遭战火摧残,依然昂首挺胸,屹立不倒,它记住了曾经的灾难,它见证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记忆中,我上小学时,经常在星期天,与同学结伴徒步进城,在新华书店看过书,或买了“连环画”之后,就跑向塔寺沟,观赏龙泉塔。当时,龙泉塔附近荒地一片,苍苍茫茫的青纱帐中,沙坑、沟壑、土墩(坟墓)遍布,满目凄凉,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塔的周围瓦砾成堆,杂草丛生,一种被我们叫做“星星瓦”的陶制品及像是棋子里边的“炮”“车”等形状的青瓦材料制品随地可见。记得,塔的入门朝北,塔的台阶坡度很陡,塔内光线昏暗,只看到里面黑乎乎的,第一层坡长约有六米……当时,由于好奇,也想爬上去看看塔里面到底有什么,但总是没有勇气,只能叹而离开!


20世纪70年代初,我已上中学。每次来到龙泉塔跟前,都想试着攀登,好像也有点想“探险”的意思。有一次,我们相互壮胆,决定“探险”一次,实施蓄谋已久的爬塔愿望:塔的第一层内有塔室,塔室门朝南,即南向辟一门;后面,北向入门处是砖砌登梯。塔内的每层墙壁都留有小窗口,但透光度很差。因为黑暗,向上爬时,心里总有着阴沉沉的感觉,我们沿着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一层,又一层……累了,就停下歇歇脚,用手拨开蜘蛛网,抬头往小窗口的光亮处看去,轻松一会儿,再继续向上爬。记得,只能爬到第五层,再往上爬,可模糊地看到有一段断裂开了,由塔身缝隙或弹孔透过的光线,较清晰地看到残垣断壁,破烂不堪,残缺的塔顶摇摇欲坠,脚下感觉有点晃荡不稳。突然间,一群斑鸠从古塔残顶端起飞,盘旋于古塔顶的上空,“咕咕咕……”叫个不停,好像要对我们说点什么?还有一只斑鸠站在塔檐上蹦蹦跳跳,像是一个掉了队的孩子,焦躁不安,不知伙伴去向,更是叫个不停。种种迹象,让人毛骨悚然!我们一行好像是心领神会,不约而同地扶着塔壁下来了。从此,我再也没有攀登过龙泉塔。时隔多年,每当想起这事,我总是有点后怕。


如今,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龙泉塔下,游人如织,载歌载舞,繁华热闹。“一塔(龙泉塔)六馆”(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墨砚馆、王学仲艺术馆、滕州市博物馆),交相辉映,景色迷人。金碧辉煌的龙泉塔,伴随着人们的欢歌笑语,更加彰显出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和岁月洗礼的厚重,使人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无限。已退休的我,常来这幽雅秀丽、鸟语花香的塔下散步,锻炼身体,修心养性;我漫步在青翠欲滴的花草树丛中,犹如倘徉在灿烂迷人的天然艺术殿堂,抬头仰望傲然挺立、巍伟壮观的千年古塔,不由得想起有关古塔的美丽传说,每次都沉醉于其中。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昔日繁华似锦的龙泉寺,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龙泉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矗立于神州大地,仿佛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向世人娓娓述说着历史长河中那一段段难忘的故事。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用沧桑来诠释古塔,但沧桑却难以撑起那千年的磨难和岁月的雕饰。龙泉塔是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一幅宏伟瑰丽的画卷,是滕州人民的吉祥物,更是滕州人民的骄傲,它将会永远保佑滕州大地风调雨顺,各行各业年年获得大丰收;永远保佑滕州人民平平安安、生活幸福美满!


编辑: 燕开良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